抗震支架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
设计要求:抗震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,并按照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。设计时应考虑到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,包括受力分布、强度与刚度等因素。同时,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、荷载情况和地震烈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置。
-
材料选择:抗震支架的主要材料应选用抗震性能好、强度高、刚度大的材料,如冷弯型钢材等。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,并采用可靠的焊接工艺和控制措施。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,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验收。
-
连接要求: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,当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。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,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。同时,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,其设置和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。
-
间距要求:管端两边安装使用侧向抗震支架。当两侧抗震支架间隔超出较大设计间隔时,正中间应增加抗震支架。每段水平直管最少设一个纵向抗震支架。当2个纵向抗震支架间的间隔超出比较大的设计间隔时,应根据需求的间隔增加纵向抗震支架。水平管道刚性连接,容许2个相邻加固点之间纵向偏移。水管和电线套管不能超过较大水平支架间隔的1/16,风管、电缆梯架、电缆托盘和电缆槽不能超过其宽度的两倍。
-
特殊部位要求:在水平管道拐弯处0.6米范围内,安装使用横向抗震支架。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,垂直管道与设备应灵活连接。垂直管道需在600mm范围之内安装使用侧支撑,垂直管道需在150mm以上底部安装使用抗震支撑。
总的来说,这些规范要求都是为了保证抗震支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。在进行抗震支架设计和安装时,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,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,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的危害。